2018-10-15:赵连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提斯造山带地区地震波衰减模型及动力学意义

  • 邓春林
  • 创建时间: 2018-10-08

报告人:赵连锋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特提斯造山带地区地震波衰减模型及动力学意义

报告时间:20181015日(周一)14:30-18:00

报告地点: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会议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科研楼106

报告简介:

特提斯造山带是由非洲、阿拉伯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所造成的沿土耳其、伊朗、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岛地区的巨大地质构造带。板块碰撞、洋陆转换、岩浆活动等地质演化历史都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特提斯构造中,成为研究地质发展史的重要区域。碰撞造山产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使地质块体的流变学性质发生改变,影响着地壳和上地幔物质的上涌和演化,同时影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振幅衰减。因此,地震波衰减能够指示深部物质温度和岩浆流体分布。我们利用地震波衰减成像研究特提斯造山带地区碰撞造山的动力学过程。

报告人简介:

赵连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2003年在成都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留所任职副研究员,2010年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访问一年,2017年晋升为研究员。

研究方向是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和地下核试验监测研究。根据数字地震台网的资料,采用波形模拟、反演和频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震源、地球内部构造及介质性质等有关的地球物理问题。典型的工作包括1998年印度,2006年、2009年、2013年、2016年和2017年朝鲜核试验的定位、识别和当量估计;利用天然地震远场波形资料研究盆地尺度的地下介质速度结构;利用粘弹性有限差分方法调查区域震相传播特征;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的破裂过程;建立中国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和北美东部等地区的宽频带高分辨率地壳衰减模型;建立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地区上地幔顶部地震衰减模型。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的地学期刊如EPSLJGRSRLBSSAGJITECTONOPHYSICSEPP、科学通报和地球物理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1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的专题任务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中国科学院项目1项、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项目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2014年荣获傅承义青年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