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陈永顺教授应邀到实验室访问交流

  • 唐志伟、胡冬雨
  • Created: 2023-06-01

    2023年5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邀请陈永顺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办公楼第四会议室做报告,报告题目为“密集台阵反演华南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华南软流圈流动模式”。石耀霖院士、张怀教授等老师和同学共四十余人以现场或腾讯会议的方式参加本次报告。

    陈永顺教授来自南方科技大学,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并获学士学位;198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系获博士学位;1989-1990年获Green Scholar奖金资助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院作博士后研究;1991-2001年期间先后任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研究院助教授、副教授。2001年全职回国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所任教授、所长,主持地球物理学科建设,先后两次荣获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开辟“地震大地构造学”新领域;2015年受邀组建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在国内高校首次开创了海洋地球物理学新学科,2022年在南科大成功设立海洋地球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曾任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es主编、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China)专家委员会成员、国际大洋中脊协会主席(2013-2015)。主要从事海洋地球物理学、地震大地构造学等方面的研究,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75篇,其中SCI收录142篇,SCI引用4169次,其中完全他引3479次,单篇最高他引235次。

    陈永顺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可以利用背景噪音和天然地震面波联合反演方法,对布设在华南块体及其周边区域的国家地震台网以及多个宽频带流动台阵共704个地震台站的数据进行分析,反演获得华南岩石圈的三维S波速度精细结构。结果表明,地表附近S波速度结构与华南块体的地表构造呈高度相关,江南造山带在中上地壳表现出明显的高速异常,可能对应于缝合带残留的基性海洋地壳;而华夏块体中地壳低速异常与该区域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对应较好,华南地块的地壳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变薄,减薄的程度在雷琼半岛及广东沿岸达到最大。华南东部和南部曾经发生过岩石圈拆沉,导致下地壳的缺失(减薄),只有四川盆地保留了华南克拉通岩石圈的结构特征,即较厚且完整的地壳结构和较厚的岩石圈。华南上地幔岩石圈的东西部存在显著速度差异,西部呈现显著高速异常,这反映西部四川盆地较厚的岩石圈以及稳固的克拉通结构;而郯庐断裂带及向南的延长线以东上地幔的低速异常揭示华南东部岩石圈存在明显减薄(<70km)。由此推测,华夏块体以琼州海峡为中心的扇形体上地幔显著低速区可能对应于海南地幔柱的热物质上涌;上涌的地幔热物质在70-150 km深度(软流圈)沿郯庐断裂带及向南的延长线以东向北偏东方向流动,即沿华夏岩石圈深度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方向流动,进入华北上地幔,弥补由于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连续后退产生的“空区”。

    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围绕海南岛热点上涌、面波结果等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陈永顺教授一一给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讲座现场